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印度英語”儼然成為英語的一個分支,堂而皇之地被印度人運用自如
說起印度人講英語,較經(jīng)典的笑話是,某男士在自我介紹時說,我和我太太都是30歲(thirty),結果大家聽成“我很臟,我太太也很臟(dirty)”。在跟印度人費勁的對話中,我從讓人哭笑不得的“印度英語”中,看到了印度社會復雜的面貌。
說英語是身份象征
在英國人對印度實行殖民統(tǒng)治前,印度是一片有500多個土邦國林立的大陸,幾乎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的語言。出于殖民統(tǒng)治的需要,英國人在印度精英階層推廣英語教育,會說英語逐漸成為印度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印度建國后以語言差異為標準劃分省份,列入憲法的語言有18種。如今大多數(shù)邦都有電視臺和報紙使用本地語言和文字。由于差別很大,人們跨地域交流有些難度,甚至有了“出邦跟出國差不多”的說法。
自1947年獨立后,印度政府把英語列為印地語以外的第二種官方語言。但實際上,印地語只是在北方地區(qū)比較普及,英語才是真正的通用語。從文官選擇、高校招生、國會辯論,到就餐、購物等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概莫能外。今年新當選的印度女總統(tǒng)帕蒂爾在就職儀式上也是先用英語,再用印地語致詞。
西方肥皂劇的笑料
但印度人英語發(fā)音古怪也是事實,他們之間用英語聊得很熱鬧,外人竟難聽懂。他們不僅t和d音分不清,talk讓人聽成dog,把car說成gar,音調(diào)也是極其本土化。我跟一位印度人聊天,他說他曾在軍隊干過,“啊米”(army)的啊發(fā)成了陽平(第二聲),米是第四聲,直到寫出來才讓我恍然大悟,這樣的尷尬比比皆是。因此印度英語常成為歐美人的笑料,西方肥皂劇中常拿裹著頭巾、搖頭晃腦、含糊不清地說著英語的印度人開玩笑。網(wǎng)上也流傳著不少模仿印度人說英語的段子。
但印度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口音呢?他們似乎并不因嘲笑而心存芥蒂。印度人認為,既然有英式英語、美式英語,還有澳洲英語之分,那印度英語有些大同小異也未嘗不可。
口音不是大問題
作為一門語言,印度英語其實已成為怪胎。首先,至今印度的受教育率只有60%,連城市文盲群體也很龐大,能熟練掌握英語的只限于小部分精英;其次,受各地語言的影響,印度人的英語發(fā)音也是五花八門,混合地方方言的就有泰米爾版英語、馬拉地版英語、孟加拉版英語等等,連新德里人和孟買人說起英語來都不是一個味道;此外,根植于印度的政治體制、文化傳統(tǒng)、宗教特色和生活習慣,使印度英語中還衍生出許多新詞匯和特有用法,這些都使其自成一派,甚至有人專門編著了《印度英語詞典》,收錄近萬個詞條。雖然發(fā)音問題已給一些移民國外的印度人找工作帶來麻煩,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人的英語文字功底確實扎實,這跟他們在英語教育中“重寫作輕發(fā)音”有一定關系。在網(wǎng)絡普及的今天,口音似乎并不影響到他們與外界的溝通交流。印度人認為,糾正口音并不困難。據(jù)說在印度IT服務業(yè),經(jīng)過幾小時的語言培訓,大孩子就能勝任呼叫中心的工作,向歐美用戶提供熱線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