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fù)習診斷
文言文虛詞用法訓練!文言文虛詞是語文重要知識點,同學們學習過程中應(yīng)該多加訓練,鞏固所學知識點。下面小編將文言文虛詞用法訓練分享給同學們,希望給同學們帶來一定的幫助!
文言文虛詞用法訓練
一、請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
1.覺今是而昨非 ( )
2.或五十步而后止 ( )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4.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 )
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 )
6.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 )
7.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 )
8.字而幼孩,遂而雞豚 ( )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
10.夫列子御風而行 ( )
11.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 ( )
1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
13.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
14.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乃”字的意義和用法。
1.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 )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4.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
5.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 )
6.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 )
7.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 )
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9.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
三、解釋句中“所”字的意義和用法。
1.別其官屬;莸雀髦盟 ( )
2.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
3.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4.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 )
5.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 )
6.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
7.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
8.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
9.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
10.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
1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
12.父去里所,復(fù)還 (
四、指出下列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
1.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
2.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
3.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
4.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 )
5.宮之奇以其族行 ( )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7.不賂者以賂者喪 ( )
8.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
9.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 )
10.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
11.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 )
12.斧斤以時入山林 ( )
13.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 )
14.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 )
15.木欣欣以向榮 ( )
16.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
17.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 )
18.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
五、解釋句中“因”字的意義和用法。
1.我欲因之夢吳越 ( )
2.蒙故業(yè),因遺策 ( )
3.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 )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
5.不如因善遇之 ( )
6.因擊沛公于坐 ( )
7.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 )
8.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 )
9.于今無會因 ( )
10.批大郤,導(dǎo)大窾,因其固然( )
六、解釋句中“于”字的意義和用法。
1.徘徊于斗牛之間 ( )
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 )
3.荊國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 )
4.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
5.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6.時政事漸損,權(quán)移于下 ( )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
8.臣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 )
9.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 )
10.燕王欲結(jié)于君 ( )
11.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 )
七、解釋句中“若”字的意義和用法。
1.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
3.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
4.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 )
5.若使燭之武見秦君 ( )
6.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
7.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 )
8.“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
9.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 )
八、解釋句中“其”字的意義和用法。
1.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
2.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
3.懷其璧,從徑道亡 ( )
4.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
5.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 )
6.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 )
7.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
8.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 )
9.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
10.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
11.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 )
12.其無知,悲不幾時 ( )
13.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14.則或咎其欲出者 ( )
15.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
九、解釋句中“則”字的意義和用法。
1.此則寡人之罪也 ( )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3.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
4.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
5.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 )
6.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優(yōu)秀國外患者,國恒亡( )
7.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
8.入則孝,出則悌 ( )
9.欲速則不達 ( )
十、解釋句中“焉”字的意義和用法。
1.焉用亡鄭以陪鄰? ( )
2.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 )
3.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
4.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 )
5.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 )
6.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
7.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 )
8.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 )
9.而人之所罕至焉 ( )
10.猶且從師而問焉 ( )
11.且焉置土石 ( )
十一、解釋句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
1.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 )
2.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 )
3.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
4.之二蟲又何知 ( )
5.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