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xué)員個性化學(xué)習(xí)需求 馬上報名↓
《不求甚解》練題目及答案-初中九年級語文!《不求甚解》的作者是鄧拓。馬南邨即鄧拓,鄧拓(1912—1966),原名鄧子健, 筆名叫馬南邨、鄧云特,福建閩侯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當(dāng)代杰出的新聞工作者、政論家、歷史學(xué)家、詩人和雜文家,他還是一位書畫收藏家。下面給大家介紹《不求甚解》練題目及答案-初中九年級語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求甚解》練題目及答案-初中九年級語文
一、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1、狡黠()2、藻飾()3、詰難()
4、滯礙()5、味同嚼蠟()6、吹毛求疵()
7、矯()8、睪()腎9、闡證()10、要訣()
二、將下列的成語及其解釋連線
味同嚼蠟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損失。
吹毛求疵指一下子弄通了某個道理。
尋章摘句形容寫文章或說話枯燥無味。
豁然貫通比喻故意挑毛病,找缺點。
因小失大指讀書只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三、文學(xué)常識填空
1、《談讀書》一課選自《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國
_____家、______家。著有《________》、《______》等。
2、《不求甚解》一課選自《______》,作者_____,_____作家。
四、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在《談讀書》中,作者的論述思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談讀書》中,作者所表明讀書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求甚解》一文的文章結(jié)構(gòu)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求甚解”的確切含義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內(nèi)文段閱讀
【甲】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較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較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較見于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jié),然縱觀統(tǒng)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xué)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①全憑條文斷事乃學(xué)究故態(tài)。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jīng)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dāng)。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并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尋章摘句,而應(yīng)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②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shù)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jīng)提煉猶如水經(jīng)蒸餾、淡而無味矣。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文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shù),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xué)使人周密,科學(xué)使人深刻,倫理學(xué)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xué)使人善辯:凡有所學(xué),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dāng)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腸胃,騎術(shù)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shù)學(xué),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jīng)院哲學(xué),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yī)。
【乙】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這句話較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yīng)該虛心學(xué)習(xí),完全不應(yīng)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
應(yīng)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xí)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末,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這才有起碼的發(fā)言權(quán)。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
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梢娺@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戒學(xué)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列寧就曾經(jīng)多次批評普列漢諾夫,說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而實際上對馬克思的著作卻做了許多曲解。我們今天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也應(yīng)該抱虛心的態(tài)度,切不可以為都讀得懂,其實不懂的地方還多得很哩!要想把經(jīng)典著作讀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確地用來指導(dǎo)我們的工作,還必須不斷努力學(xué)習(xí)。要學(xué)習(xí)得好,就不能死讀,而必須活讀,就是說,不能只記住經(jīng)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須理解經(jīng)典著作的精神實質(zhì)。
在這一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jīng)驗。諸葛亮就是這樣讀書的。據(jù)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學(xué)讀書,“三人務(wù)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磥碇T葛亮比徐庶等人確實要高明得多,因為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了解問題更全面。
當(dāng)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少有不應(yīng)該這樣。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
宋代理學(xué)家陸象山的語錄中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謂未曉處且放過,與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過是暫時的,較后仍然會了解它的意思。
經(jīng)驗證明,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懂得,讀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書讀了前面有許多不懂的地方,讀到后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看不懂,過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經(jīng)看懂了,其實不大懂,后來有了一些實際知識,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fù)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
1、 解釋下列詞語:
怡情________ 矯________
詰難________ 不求甚解________
2、用斜線給甲文劃分開次,并寫出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作者所要批判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自己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第六段中加點的“這樣”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為甲文劃線的兩個句子各從乙文中找出一個事實論據(j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上兩文中都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請從中任選一條作為論點,并試著給它配上幾個論據(jù)。
論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論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結(jié)合兩文的閱讀,談?wù)勀銓ψx書和怎樣讀書有了什么新的體會和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課外文段閱讀
讀書三境界
讀書有三境界:“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剝、囫圇吞棗──是充滿饑餓感的發(fā)奮的青春初潮的標志。雖然廣收博采難免盲目,進食過速導(dǎo)致腫脹──但這個過程畢竟是日后學(xué)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許多人都是進入中年后憑反芻青春歲月里的泛讀而成名成家的。“吞”雖為知識累積的必經(jīng)之途,但畢竟是讀的低級階段。
“啃”乃咀嚼消化,強行吸收──是志存高遠的人生必經(jīng)的頭暈?zāi)X脹、寢食不安的砥礪智慧的夜路。咬爛磨碎骨頭,獲取鈣質(zhì),這當(dāng)然談不上享受──但卻是崢嶸人生必須付出的艱辛。“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學(xué)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礎(chǔ)上的知性提高──這是將死知識化為活的血肉的過程。
“品”乃焚香沐浴,如飲醍醐──是成熟聰穎的心靈和星空的娓娓絮語。月下折枝,花前憐玉,豁然貫通的人生不勝惋惜地告別了青春光陰──莊嚴地踏上了奉獻歲月。浮躁盡除,功利淡化,讀書成了頤養(yǎng)靈性的樂事──“驀然回首”,天機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礎(chǔ)上的悟性升華──這是進入人生創(chuàng)造之園的門票。
讀書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數(shù)都停留在先進境界,僅少數(shù)不甘人生 yōng lù者可進入第二境界。進入第三境界,非志強智達者不能。但能進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先進與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靈性──若無博與深,則靈性無其根本。
舉凡大家鴻儒,書讀到“品”至靈性后,往往將“吞”“啃”“品”三字當(dāng)成進一步治學(xué)用的相濟并用的三種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韻致;蛘呤牵悍鹤x的“吞”之,精讀的“啃”之,需細細體悟的則“品”之。
對一般的讀書人而言,不談三境界,如能將“吞”“啃”“品”三字當(dāng)作對待不同讀物的不同閱讀方法:無用的書“吞”,有用的書“啃”,啟心益智的書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樣會受益無窮。
1、請簡要概括這篇短文的內(nèi)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論點是什么?論證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的詞語概括達到每一境界的結(jié)果。
、“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于文中“咬爛磨碎骨頭,獲取鈣質(zhì)”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這篇短文之后,結(jié)合《談讀書》《不求甚解》,結(jié)合你的實際談?wù)勀銓ψx書方法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二、三 略
四、1、A. 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B. 讀書方法
2、塑造人的性格;彌補精神上的各種缺陷
3、擺靶子;說明人們曲解“不求甚解”;全面分析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不求甚解的含義;提倡虛心的“不求甚解”的讀書態(tài)度;古人例證;從反面解釋“不求甚解”;陸象山 引用道理論證 不求甚解;重要的書要反復(fù)閱讀
5、表示虛心;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
五、課內(nèi)文段
1、使心情愉快 做作 詰問,為難 現(xiàn)指只求懂得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①開頭至全憑觀察得之 讀書的正確目的②至始能無知而顯有知 讀書的方法③至結(jié)尾 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的缺陷。
3、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提倡虛心的“不求甚解”的讀書態(tài)度
4、不能只記住經(jīng)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須理解經(jīng)典著作的精神實質(zhì)
5、①乙文中的第二節(jié)或普列漢諾夫讀書②諸葛亮讀書
6、論點論據(jù)一致即可
7、略
六、課外文段
1、通過對讀書三境界的闡述,說明達到“三境界”,或者把“吞”“啃”“品”當(dāng)作對待不同讀物的閱讀方法,那么人生都會受益無窮。
2、讀書有三境界:“吞”“啃”“品”。道理論證
3、⑴知識積累⑵知性提高(或:死知識化為活的血肉)⑶悟性升華
4、示例:下功夫咬文嚼字,讀懂文章,領(lǐng)悟精神,吸取養(yǎng)分。
5、答題思路:⑴這篇短文告訴了你怎樣讀書?⑵《談讀書》你了解了哪些讀書方法?⑶不求甚解真正的含義是指什么?⑷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wù)勀男┳x書方法對你特別有用處,你以后應(yīng)該怎樣讀書。
請點擊下載附件 | |||
|
點擊下載試題:《不求甚解》練題目及答案.rar |
《不求甚解》練題目及答案-初中九年級語文!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大家都在看
限時免費領(lǐng)取
學(xué)習(xí)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