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爸爸就告訴我:“善于學習的人是沒有假期的。”這句話說得有點少有,我到現在為止一直都不是很贊成。對于暑假這樣的長假,我們應該避免兩個極端,一是徹底休息,玩瘋了,把上個學期學習的東西忘個精光。新學期開學的時候,連學校的門朝哪邊開都給忘了;二是完全沒有休息,沒完沒了的學習,報各種補習班,把所有的假期時間都給占用了,比在學校還累。當然,實事求是的講,對現在的孩子們而言,先進種情況已經很少了,更多的是第二種情況。我一直堅決主張:“抓住每一分鐘學習,不如抓住學習的每一分鐘。”把所有的時間都擠出來看書做題,效果往往并不好。報補習班也可以,但把所有時間都占滿了顯然沒有必要。對于暑假,自然也應該是平時上課期間有所區(qū)別。我認為,暑假應該做好三件事。先進,溫故知新,查漏補缺;第二,鍛煉身體、健康娛樂;第三,多讀課外書,開闊視野。
首先要做的是溫故知新、查漏補缺。
暑假和平時上課不同,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正是我們彌補自己某些科目上不足的好時機。有的同學覺得自己數學基礎不好,那么這個時間就應該用來好好的復習一下以前的數學知識,把數學補上來。這樣,在新學期開學的時候,才能和同學們重新站到同一條起跑線上。因為一旦開始正式上課以后,學校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如果以前的知識基礎還在拖后退,要想去補原來的基礎,就會耽誤學習新知識。而沒有好的基礎,新的知識學起來就更加困難。這會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huán),只會欠賬越來越多。所以,我們要利用暑假沒有學習新知識的這個時間段,把原來欠的帳“還清”。
此外,在新學習期開學之前,要好好的梳理一下上個學期學習的東西,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復習梳理的具體方式,在我以前的博客文章中可以找到,不再細說。我的《高考學子的屠龍寶刀》中也有介紹。當然能夠優(yōu)先預習一下新學期的內容更好,但如果時間不充裕,復習比預習更重要。因為畢竟新內容老師會在課堂上講,而上個學期的東西,可能要一直等到畢業(yè)總復習的時候才會再講了。
第二,就是鍛煉身體,健康娛樂。
學了一個學期很累,應該放松放松,但這種放松如果反而把身體搞壞了,就得不償失。沒日沒夜的看電視、玩游戲,把作息時間完全打亂,新學期開學以后又要花很長的時間來重新適應學校的生活節(jié)奏,這會讓自己輸在新的起點上。我這個人可能思想比較落后了,始終覺得休閑娛樂應該以健康的文體活動為主,比如打打球、爬爬山、游個泳之類的。不過這種落后的看法也不是沒有科學依據,科學研究表明,身體上的勞累可以促使精神上的放松。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如果緊張學習之后,去喝酒上網或者徹夜打牌只會讓精神更加緊張和疲憊,但如果到野外爬山、打半天的羽毛球之類,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回來洗個澡往床上一躺,那種渾身松弛的感覺是什么也比不了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還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從挑戰(zhàn)困難中獲得成就感,這對我們的學習也是大有裨益的。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也可以到外地旅游一番,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都可以,開闊視界,疏朗心胸。旅途的勞頓有時也是一種很快樂的鍛煉方式?偙却粼诩依锱菥W看電視強。
第三,就是應該多看一些課外書。
讀課外書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人生理想。“興趣”是較好的老師。一本好書,有可能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志趣。
我高中的時候選擇文科,很大原因是覺得理科的東西過于枯燥,對物理化學提不起興趣。大三的時候,我突然在網上看到了一本網絡科普讀物《上帝擲骰子嗎——量子力學史話》,寫得通俗易懂、具有文采,把近代物理學的發(fā)展歷程、物理學家的個人軼事、學術爭論講得波瀾壯闊、起伏跌宕,堪稱一部震撼人心的物理學史詩。雖然作者還是一個年輕的中國學人,但寫作水平遠在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之上?吹梦壹硬灰,花了兩天兩夜看完,心里較大的想法就是:“要是讓我再選一次,我說什么也要選理科。”
這是從正面來說,如果從反面來說。養(yǎng)成愛讀課外書(當然是內容積極向上的課外書)的習慣,就可以有效杜絕養(yǎng)成一些不良習慣,比如沉迷于電腦游戲。因為一般來說正兒八經的課堂教學是比較枯燥的,不論是小孩子還是中孩子都畢竟只是孩子,總要尋點有趣的事情來做。有了讀課外書這個習慣以后,他就喜歡多讀書,到書中去尋找樂趣,抵御各種不良習慣的力量就強了一層。
在學校的時候,由于空閑時間總是很零碎,難以通讀一些大部頭的課外書。比如讀四大名著,看三國演義是很上癮的事情,如果在上學的期間比如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來看,會覺得很不過癮,下午上課還會想著上面的情節(jié),耽誤學習。所以我也建議大家在學校上課期間所閱讀的課外書,應該以短篇文章為主,比如一些散文雜談之類。而對于大部頭的課外書,則可以集中利用長假的時間來閱讀。
我們該如何選擇課外書呢?余光中先生在《開卷如芝麻開門》的文章中有這么一段論述頗為精妙:
“朱光潛說他拿到一本新書,往往先翻一兩頁,如果發(fā)現文字不好,就不讀下去了。我要買書時,也是如此。這種態(tài)度,不能斥之為形式主義,因為一個人必須想得清楚,才能寫得清楚;反之,文字夾雜不清的人,思想也一定混亂。所以文字不好的書,不讀也罷。有人立刻會說,文字清楚的書,也有些淺薄得不值一讀。當然不錯,可是文字既然清楚,淺薄的內容也就一目了然,無可久遁。倒是偶爾有一些書,文字雖然不夠清楚,內容卻有分量,未可一概抹殺。某些哲學家之言便是如此。不過這樣的哲學家,我也只能稱之為有分量的哲學家,無法稱之為清晰動人的哲學家。……一個作家如果在文字表達上不為讀者著想,那就有一點‘目無讀者’,也就不能怪讀者可能‘目無作家’了。朱光潛的試金法,頗有道理。”
我倒還想補充兩句,如果一本書拿起來覺得看不懂,無非有兩種原因:一是作者故弄玄虛或文不達意,這種書當然沒有讀的必要;二是作者寫的很好,但你現在的水平還達不到,這種書也不應該讀,而應該等你過一段時間水平提高了之后再讀。所以,不論那種原因,對于課外書只要你讀不懂,就不該勉強自己去讀。
還有一點就是不要人云亦云,別人都說好的東西,并不一定適合你。真正的智慧都是相通的,智慧也決不會只集中在哪一本書里或哪一個人手中,少讀一本書,少看某一個人的著作,天塌不下來。我在前面提到余秋雨和余光中,但并不是讓大家都一定要去讀,有的人覺得余秋雨的文章寫的過于矯揉造作,讀起來很不爽快,那你就沒必要強迫自己去讀余秋雨。世界上沒有讀過余秋雨而能把文章寫的很漂亮的人海了去了。再比如我自己,非常不喜歡讀錢鐘書的文章,我曾經買過好幾本錢鐘書的散文集來看,沒有哪一次能看上十頁的。說實話,我就是覺得他老人家的文章完全就是沒完沒了的典故的堆砌,毫無激動人心之處,我倒更喜歡讀叔本華,叔本華的散文幾乎沒有任何引用,但處處都是誘人的思想。所以盡管大家都說錢鐘書好,獨獨我不喜歡,但這絲毫不影響我的寫作水平。相反,如果別人說好的東西,你明明不喜歡還要裝著喜歡或者強迫自己喜歡,那么沒有興趣的閱讀只會使你浪費時間和金錢而一無所獲,甚至把你身上原本具有的優(yōu)點都給掩蓋了。
所以,選擇課外書有一個很簡單易行的辦法:你拿起來,隨便看五分鐘。如果它在五分鐘內吸引了你,那就可以買;如果五分鐘之內不能吸引你,無論是讀不懂、不喜歡還是別的什么原因,就不要買。這個方法難免錯過一些好書,但現在市場上書實在太多,不得不快刀斬亂麻,節(jié)約出選書的時間來讀書。
做好這三件事,我們就可以擁有一個充實而愉快的暑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