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木葉》課后習題答案
2017-02-15 14:18:12 來源:網絡整理
《說木葉》功課題目答案!同學們,我們生長在一個詩的國度里,詩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遺產,更是我們的驕傲。希望同學們在今天品味詩句的審美體驗之后,能更加熱愛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讀詩,學詩,愛詩,成為一個個有激情,有修養(yǎng)的小詩人。《說木葉》功課題目集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必修《說木葉》知識點大匯總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惲()灼灼()寒砧()
窸窣()筌()冉冉()
翩翩()征戍()
2。辨析下列字形并組詞。
裊梟朗瑯蠱盅
燥噪躁迢詔苕褐竭羯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2)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
(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4)“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它之富于感染性啟發(fā)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4。辨析下列近義詞,選擇較恰當的填空。
(1)鐘愛喜愛
①陳賡大將軍當年對孩子要求很嚴格,就連他較______的女兒穿的都是帶補丁的衣服。
、谶@時候的小魚是較開心的,它們互相追逐著,不時在水草中玩起捉迷藏的游戲,就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真是惹人______。
(2)飄零飄落
、贌o數的星辰亮起,在天空寫下你的名字,當雪花______時,就能將我的思念與祝福傳送給你。
、诮裉,我是一片在天空中孤獨______的枯葉,不知會落到誰家庭院。
1。結合課文,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指代對象。
(1)而事實又正是這樣的,自從屈原以驚人的天才發(fā)現了“木葉”的奧妙,此后的詩人們也就再不肯輕易把它放過。
(2)這不過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2。作者引用《橘頌》《招隱士》、無名氏的詩句,想表達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7題。
從“木葉”發(fā)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在“木”這一字,其與“樹葉”或“落葉”的不同,也正在此。“樹葉”可以不用多說,在古詩中很少見人用它;就是“落葉”,雖然常見,也不過是一般的形象。原來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而詩歌語言之不能單憑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見。從概念上說,“木葉”就是“樹葉”,原沒有什么可以辯論之處;可是到了詩歌的形象思維之中,后者則無人過問,前者則不斷發(fā)展;像“無邊落木蕭蕭下”這樣大膽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難道不怕死心眼的人會誤以為是木頭自天而降嗎?而我們的詩人杜甫,卻寧可冒這危險,創(chuàng)造出那千古流傳、形象鮮明的詩句;這冒險,這形象,其實又都在這一個“木”字上,然則這一字的來歷豈不大可思索嗎?在這里我們就不得不先來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們似乎應該研究一下,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么場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說都在什么場合“木”字才恰好能構成精妙的詩歌語言;事實上他們并不是隨處都用的,要是那樣,就成了“萬應錠”了。而自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jié)之中,此后的詩人們無論謝莊、陸厥、柳惲、王褒、沈佺期、杜甫、黃庭堅,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吳均的《答柳惲》說:“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這里用“高樹”是不是可以呢?當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黃雀行》就說:“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這里的“高樹多悲風”卻并沒有落葉的形象,而“寒風掃高木”則顯然是落葉的景況了。前者正要借滿樹葉子的吹動,表達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這里葉子越多,感情才越飽滿;而后者卻是一個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所謂“掃高木”者豈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闊嗎?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這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先進個藝術特征。
要說明“木”它何以會有這個特征,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于是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它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著我們;它之富于感染性啟發(fā)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卻正是具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干,而很少會想到了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于木質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排斥也就是為什么會暗示著落葉的緣故。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陰的聯(lián)想。所謂:“午陰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陰”更為真實的形象。然則“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為它們之間太多的一致,“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一些什么,在習于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因此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匯了。至于“木葉”呢,則全然不同。這里又還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特征。
3。根據先進段的意思,寫出“落葉”與“落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4。第二段中說“當然也可以”,又說“‘木’在這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二者是否矛盾?為什么?
5。根據第二段的內容,概括“木”的先進個藝術特征。
6。作者指出,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把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從而富有感染性啟發(fā)性。根據以上觀點,完成下列問題。
(1)“高樹”的暗示性是什么?
(2)“高木”的暗示性是什么?
7。在習慣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為什么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匯,而“木葉”卻比較常見?
基礎運用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裊裊(niǎo)漂泊(bó)不落于言筌(quán)
B。皎皎(jiǎo)橘頌(jú)心有余悸(jì)
C。窸窣(sū)桅桿(wéi)蠱惑人心(ɡǔ)
D。寒砧(diàn)迢遠(tiáo)接踵而至(zhǒnɡ)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綿密灼熱歧路簫瑟
B。聒噪紗錠漂零沼澤
C。傳誦涔涔飽滿關鍵
D。鐘愛潛藏搗衣干躁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橫線上的詞語,較恰當的一組是()
(1)隨著北半球地區(qū)暑熱______、秋涼漸近,甲型H1N1流感正進入了新的蔓延期。為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呼吁高度警惕甲型流感的“第二波”蔓延。
(2)他根據新疆區(qū)域特點,推行喬、灌、草結合的農田防護林體系,有效______了沙漠化的推進,穩(wěn)定和擴大了綠洲,使局部地方出現了人進沙退的局面。
(3)面對鄂爾多斯盆地復雜的地質條件,她率領科技人員克服了病痛的折磨,在______的工作環(huán)境中,為油氣田的開發(fā)作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貢獻。
A。消逝遏止艱苦
B。消失遏止堅苦
C。消失遏制艱苦
D。消逝遏制堅苦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較恰當的一句是()
A。阿巴斯與穆巴拉克討論了重啟巴內部和解對話的相關議題。阿巴斯說,埃及方面助力將繼續(xù)周旋,力爭促使巴內部和解對話盡快展開。
B。中行近日與泛美開發(fā)銀行IDB簽約了貿易融資便利項目協(xié)議,此協(xié)議旨在解決國內企業(yè)開拓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qū)市場的過程中的融資和擔保問題。
C。由于朝鮮當局無法助力必要的糧食供給,朝鮮居民很難度過這個冬天。另外,朝鮮年后將迎來金正日67歲的生日,在準備節(jié)日所必需的特別食品方面朝鮮捉襟見肘。
D。該項目產品實現產業(yè)化后,國內半導體照明產業(yè)將真正掌握技術主動權和制高點,LED芯片生產投資成本將大大降低,國內甚至國外的LED封裝產品價格下降將馬到成功。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據悉,新基地建成后將會為駐中東以及亞洲的美軍提供訊號及情報。其實,一方面美軍靠衛(wèi)星大肆獲取他國情報,另一方面也緊緊盯住其他國家的衛(wèi)星動向。
B。中國付出巨大教育成本培養(yǎng),在科、教、研領域,特別是能夠創(chuàng)造高附加值的知識經濟領域為移居國工作,對急需發(fā)展人才的中國無疑是一種損失。
C。國家要加大對南水北調中線引水工程水源涵養(yǎng)林建設的力量,同時給予陜南地區(qū)農村以更多的資金扶持和政策優(yōu)惠。
D。中國乃至亞洲的管理軟件在繼續(xù)研究和吸取國際先進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同時,更需要加強與中國和亞洲地區(qū)先進企業(yè)的結合,進行聯(lián)合創(chuàng)新。
閱讀鑒賞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說說“律師”
韓棟
“律師”一詞出現很早。漢武帝征服西域后,佛教就開始傳入我國,一開始得來的全是梵文佛經。漢桓帝時才出現漢文佛經,佛經中的借詞、譯詞隨之進入漢語系統(tǒng)。“律師”也是其中之一,《涅盤經?金剛身品》云:“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
這時的“律師”與法律沒有任何關系,只是一個意譯的佛教用語,是對通曉律藏僧人的稱呼。佛經主要包括經藏(釋迦牟尼說法的言論匯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規(guī)章制度的匯集)、論藏(釋迦牟尼后來的弟子對其理論、思想的闡述匯集),稱三藏經。僧人對佛經的習得各有所長,水平較高的根據具體情況有不同的稱呼。“經師”主要是通曉“經藏”或善于誦讀經文的僧人,“論師”偏重于稱呼精通“論藏”的僧人,“律師”則是通曉“律藏”的僧人?梢,“律師”較初進入漢語詞匯系統(tǒng)是對僧人的一種稱呼,而且因佛教的存在而存在,并一直沿用至今。
“律師”一詞發(fā)展到唐代,外延擴大了,不僅佛教僧人有“律師”的稱呼,道士也可稱“律師”,《唐六典?祠部郎中》云:“而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律師。”直到清代,才把傳授法律知識的人稱之為“律師”,與法律有了一絲聯(lián)系。但是,它還不是現代法律意義上的“律師”。
直到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社會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1898年的戊戌變法前后,變法的中心人物和一些開明人士把西方民主主義理論和西方文化傳播進來,漢語詞匯中增加了大量哲學、政治、經濟上的名詞術語,其中,有一個舊瓶裝新酒的意譯詞“律師”,它才是今天法律意義上“律師”的源頭。律師源于古羅馬的辯護人,他們精通法律,為當事人辯護,并不收取報酬,這是現代律師的雛形。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律師成為一種職業(yè),并有律師制度的保障,中國是在清末起草的《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中才較早提到“律師”。
“律師”一詞是一個意譯詞,英文為“lawyer”,法律翻譯為“law”,為什么在意譯時“lawyer”翻譯成“律師”而不是“法官”和“法師”呢?
法,《說文解字》:“刑也,平之如水,從水;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說明法能夠主持公正,懲惡揚善。法形成于春秋晚期戰(zhàn)國早期,法是公之于眾的法典。律,《爾雅》的解釋是律的本質,《說文解字》是講律的命名,段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歸于一,故曰均布也”。律主要指定罪量刑的刑法典。“律”多指具體的條文,“律”比“法”更具體。佛教中“律”多為“戒律”,佛教中的“律宗”是依律修行的教派。因而,律師是解釋“律”的人。現代意義上的“律師”是依照法律條文為當事人辯護的人,而非依“法”定罪的人,依“法”裁定是非并定罪的是“法官”。這也許就是現代漢語中“律師”和“法官”得名的主要原因。
法、律在法律義上是同義的,區(qū)別只是在于時代。春秋末期,“法”字廣泛使用,如李悝作《法經》,后來秦商鞅把《法經》的“法”改稱為“律”,以后各代皆把“律”作為法典名稱,把“法”改稱為“律”,如秦律、漢律、魏新律、晉泰始律、梁律、陳律、北魏律、北周律、北齊律、隋開皇律、唐律、明律、大清律。今天,習慣上又改稱“律”為“法”,然而,“法”字又有“法術”之義,“法師”多指后一義。
由于“律師”意義較為單純,“法師”意義多,加之國人的慣常思想,佛、道、巫皆可稱作“法師”,易產生歧義,所以在意譯“律師”時舍“法師”而留“律師”。
以上是現代“律師”一詞的由來及演變。漢語系統(tǒng)本身是一個相對較開放的系統(tǒng),漢語中有些看似平常的簡單詞語,背后卻是暗流涌動,如不細細探究,難免張冠李戴,只有溯源分流,理清脈絡,方得真理。
(選自《文史知識》,有刪節(jié))
6。關于“律師”的解說,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律師”一詞較早源于佛經,在漢武帝時期就進入了漢語系統(tǒng)。
B。佛教中“律師”是依律修行的教派。
C。清代把傳授法律知識的人稱為律師,這已是現代法律意義上的“律師”。
D,F代意義上的律師是依照法律條文為當事人辯護的人。
7。下列對“意譯‘lawyer’翻譯成‘律師’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法形成于春秋晚期戰(zhàn)國早期,而律師是漢代才有的詞匯。
B。“法”是公之于眾的法典,而“律”比“法”具體,多指具體條文,比較符合現代意義上律師的職業(yè)特征。
C。盡管“法”和“律”在法律義上是同義的,只是在各個時代稱呼不同,但“法師”中的“法”多含“法術”之義。
D。“法師”一詞在佛、道、巫中都有此類稱謂,為了區(qū)別于人們的慣常思維,避免混淆,故取“律師”而舍“法師”。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律師”一詞是一個意譯詞,是在西方民主主義理論和西方文化傳播到中國時,漢語詞匯中新增的一個名詞術語。
B。“律師”一詞與法律有聯(lián)系較早出現在清代,在此之前,律師只是對佛教僧人的一種稱呼。
C。“律師”較初進入漢語詞匯系統(tǒng)是對通曉經藏僧人的一種稱呼。
D。現代律師的雛形出現在古羅馬,他們精通法律,為當事人辯護且不收取報酬。
9。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律師”一詞出現在漢代,隨佛教的傳入而存在,漢代以前佛教沒有在我國出現。
B。在中國,律師成為一種職業(yè),并有律師制度的保障,可能出現在清末戊戌變法前后。
C。“律師”當初是一個意譯的佛教用語,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它已經成為法律意義上的一個專有名詞。
D。由“律師”一詞的由來與演變,可以看出漢語系統(tǒng)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演變,大量借詞、譯詞還將進入漢語系統(tǒng)。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青與綠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草與柳在古代詩詞中一直經常這樣地同現,要說明其間的緣故,根本上還是因為都涉及春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柳樹是代表著春風的,而草則又與春風共其命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體現在草與柳的變化上。“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無的草的痕跡,便宣告了春天的來臨。“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柳枝上剛萌發(fā)出點點的細葉,料峭的春風便已來到了人間。這個細葉,詩詞中又稱為“柳眼”,仿佛在說碧玉妝成的柳樹,忽然從睡夢中一覺醒來,睜開了眼睛,同時也就是春天的開始了。所謂“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草透出了綠意,柳睜開來眼睛,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綠色世界啊。
世界是綠色的,可是詩人卻愛說“青青河畔草”“青青夾御河”“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綠色,所謂“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可是卻非說“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青春復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卻不說踏綠。春天喚做青陽,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稱為青年,那么到底是誰代表著春天呢?
綠與青原是相近的顏色,所以青天又稱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綠。綠草可以稱為青草,綠柳卻不能稱為青柳,但是“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卻又正是好詩。“春晚綠野秀”,這綠野卻很少稱之為青野。大概由于綠指的是具體的現實的世界,而青則仿佛帶有某種概括性的深遠意義。綠原是一種諧和的色調,在萬紫千紅的春天,綠乃是多樣統(tǒng)一的典范。而青則更為單純,凝凈,清醒,長久,松樹因此就都稱為青松。所謂青山綠水,何嘗不正是兩種性格的說明呢?這里或者會給我們帶來一點生活中的啟發(fā)嗎?誰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這只是一種理想,從現實到理想,從具體性到概括性,本來是綠的卻說成是青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青青。
寫于1983年立春
(選自《唐詩宗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
10。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2)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11。在描寫山野草樹時,詩人較多用“青”而較少用“綠”,請結合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意象問題說說其中的緣故。
12。怎樣理解“青”比“綠”“更為單純,凝凈,清醒,長久”?
(1)說“青”比“綠”“更為單純”,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說“青”比“綠”“更為……凝凈,清醒”,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說“青”比“綠”“更為……長久”,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青山綠水”“山清水秀”兩個成語,結構有什么不同?從表意角度分析兩個“qīnɡ”的字形為什么必須兩樣?
(1)兩個成語結構上的不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個“qīnɡ”字形有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仿照例句,在橫線處填上結構相同的語句,要求文意貫通,并要構成排比句。
例句:欣賞音樂作品,我們雖手不操琴,卻能聆聽琴瑟琵琶,神游“古典”“浪漫”,品味優(yōu)美旋律;還能夠在《命運》中與貝多芬切磋,在《天鵝湖》邊和柴可夫斯基相伴,在《大峽谷組曲》里同格羅菲探險……音樂能夠培養(yǎng)我們的美感,陶冶我們的情操,鑄造我們的靈魂。
仿寫:閱讀文學作品,我們雖足不出戶,卻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可以在塞納河畔與雨果散步,在皇村學校里同普希金暢談,在茫茫大海中和海明威拼搏……文學作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5。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在括號內寫出四個關鍵詞。
據報道,我國國家圖書館浩瀚的館藏古籍中,僅1。6萬卷“敦煌遺書”就有5000余米長卷需要修復,而我國從事古籍修復的專業(yè)人員不過10人;各地圖書館、博物館收藏的古籍文獻共計3000萬冊,殘損情況也相當嚴重,亟待搶救性修復,但全國的古籍修復人才總共還不足百人。以這樣少的人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復工程,即使夜以繼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
16。在我國詩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例如課文中的“木葉”);而有些意象,則在不同的語境里表達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下面詩詞中“梅”這一意象,表達的感情就不盡一致,請作一點辨析。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說木葉》功課訓練答案:
基礎積累
1。yùnzhuózhēnxīsūquán
rǎnpiānshù
2。裊裊/梟雄疏朗/琳瑯蠱惑/酒盅干燥/噪音/急躁迢迢/下詔/紅苕褐色/竭盡/羯羊
3。(1)形容微風吹拂的樣子。
(2)形容明亮。
(3)文中形容草木搖落的聲音。
(4)“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5)不在語言運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跡。
4。(1)答案:①鐘愛②喜愛
解析:鐘愛:特別愛(子女或其他晚輩中的某一人)。愛的程度較深,書面色彩更濃一些。喜愛:對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興趣。愛的程度較淺,口語色彩更濃一些。
(2)答案:①飄落②飄零
解析:飄零:(花、葉等)墜落;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書面色彩更濃些。飄落:飄著降下來。使用對象范圍較廣。
文本研讀
1。(1)“這樣”指代:“樹葉”從來就無人過問,至少從來沒有產生過精彩的詩句。
(2)“這”指代:從屈原創(chuàng)造的“木葉”,到“木葉”廣泛應用,再到杜甫等創(chuàng)造的“落木”等文學現象。
2。古代詩歌中雖少見“樹葉”,但“樹”倒是常見的。
3。所指對象相同,但給人的感受不同。“落葉”是一般概念,意義具體而可觀,內涵比較單一;“落木”是特殊的概念,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具有較多的感情色彩,內涵比較豐富。
4。不矛盾。說“當然也可以”,是從二者所指對象的角度,說明二者沒有區(qū)別。說“‘木’在這里比‘樹’更顯得單純”,是從藝術欣賞的角度看待它們,“木”比“樹”更有韻味。
5。“木”除了作為一般概念樹的意義之外,還隱含有“落葉”“木頭”“木料”“木板”的影子,潛藏著樹干的意義。
6。(1)暗示了滿樹葉子在吹動。
(2)暗示了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
7。因為“樹”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的濃陰的聯(lián)想,“樹”與“葉”的形象有太多的一致。“樹葉”也不會比一個單獨“葉”字多帶來一些什么,古典詩歌習慣用單詞,因此就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匯。而“木”則使人容易想起樹干,具有暗示性,使讀者產生較多的聯(lián)想,所以“木葉”就比較常見。
能力
1。D解析:“砧”應讀“zhēn”。
2。C解析:A項,“簫”應為“蕭”;B項,“漂”應為“飄”;D項,“躁”應為“燥”。
3。A解析:消逝:用于抽象事物消失至無,如聲音、時間等;消失:逐漸減少以至看不見,一般用來指具體事物。遏止:用力阻止,對象多是“戰(zhàn)爭”“暴動”“洪流”等來勢兇猛而且突然發(fā)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是壓抑控制,使不發(fā)作,對象多是自己的情緒,有時也指敵人或某種力量。艱苦:艱難困苦,常用來描述條件薄弱的客觀情況;堅苦:堅忍刻苦,常用來形容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風。
4。C解析:捉襟見肘:比喻十分窮困,也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A項,“周旋”是“應酬、打交道”的意思。此處應該用表示從中調解的“斡旋”。B項,“簽約”是“簽訂條約或合約”的意思,后面不帶賓語。此處可換用能夠帶賓語的表示在重要文件、條約上正式簽字署名的“簽署”。D項,馬到成功:形容事情順利,剛開始就取得成功。此處使用不當。
5。D解析:A項“一方面”應放在“美軍”之后。B項成分殘缺,在“中國付出巨大教育成本培養(yǎng)”之后加上“的人才”。C項搭配不當,“加大”與“力量”不搭配,應改為“力度”。
6。D解析:A項,“律師”進入漢語系統(tǒng)是在漢桓帝時;B項,佛教中的“律宗”是依律修行的教派;C項,清代傳授法律知識的人還不是現代法律意義上的律師。
7。A解析:A項與題干沒有關系。
8。D解析:A項中“律師”一詞是舊瓶裝新酒,不是新增了一個名詞術語;B項不只是對佛教僧人的一種稱呼,唐代“道士”也可以稱律師;C項是對通曉律藏僧人的一種稱呼。
9。C解析:第二段中說“‘律師’……因佛教的存在而存在,并一直沿用至今”,可見,今天的律師并非法律意義上的一個專有名詞。
10。(1)傳出,發(fā)出(2)嫩綠(3)應當
11。因為“綠”只是對現實世界中某些色彩的描摹,而“青”則加進了詩人熱情贊美的情感因素。
12。參考答案:(1)“綠”是活生生客觀世界“攙雜”其他事情的帶有一定綜合性的色彩,是“多樣統(tǒng)一的典范”,而“青”僅僅是詩人從“萬紫千紅”的客觀世界中抽象出其中特別喜愛的一種色彩。
(2)“青”傾注并沉淀了詩人的主觀感受,它不是處在“無名狀態(tài)”,而是有了“覺解”。
(3)“青”這種色彩是詩人思想升華的結果,況且這種色彩不隨自然界的轉換而變換。
解析:(1)點到“抽象”就算對;(2)點到“主觀感受”就算對;(3)點到“思想升華”就算對。
13。(1)“青山綠水”是由兩個偏正式合成詞“青山”與“綠水”構成的成語;“山清水秀”是由兩個主謂式短語“山清”與“水秀”構成的成語。
(2)“青山綠水”的“青”跟“綠”對舉,都是揭示色彩的;而“山清水秀”的“清”跟“秀”對舉,都是描寫性質狀態(tài)的。“青山”是常用詞,意為“青色的山”,但不能說成“山青”。“山”在前,后面則需陳述“山怎么樣”,須用形容詞來形容它,故必須寫成“山清水秀”。
14。答案示例:縱橫古今中外漫游名山大川領略異國風情開闊我們的眼界豐富我們的知識完善我們的人格
解析:該題是結合句式的理解進行仿寫,在仿寫中考查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手法。解答此題關鍵在于仿照例子,選擇三個結構相似、內容相關的句子構成排比。
15。館藏古籍亟待搶救修復工程人才奇缺
16。寫作提示:本題旨在引導孩子借鑒課文分析詩歌的方法,提高欣賞詩歌尤其是我國古代詩歌的能力。題干中已指出這三首詩詞中的“梅”這一意象,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是不同的,分析時可以指明每首詩詞所表現的“梅”的品質。
答案示例:在我國詩歌中,“梅”是詩人喜歡吟詠的對象之一。但作者表達的感情不盡一致。王安石的《梅花》,表現了梅花“凌寒獨自開”的高貴品格。我國古代把松、竹、梅譽為“歲寒三友”,是高貴圣潔的象征,這首《梅花》的意象表現的就是我國這種傳統(tǒng)文化精神。陸游《卜算子?詠梅》表達的是“寂寞開無主”的無奈、“黃昏獨自愁”的凄涼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澤東的詞與陸游的詞,詞題、詞調相同,意境卻截然不同,毛詞巧妙地把陸游詞中對梅花不幸遭遇的傾訴和孤芳自賞的表露化為對她達觀堅定的描述和高貴純潔的贊頌,詞中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壯美,豪放樂觀,振奮人心。
《說木葉》功課題目答案!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QQ掃一掃您將獲得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