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熱點素材:貪官悔過書的功利性分析
2017-07-12 11:01:52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我頭上缺少黨紀國法這根高壓線,忘記了為人為官的底線,私念像精神鴉片,麻痹了我……”這是昨日媒體披露的南京原市長季建業(yè)的悔過書內(nèi)容。落馬官員發(fā)表懺悔自白,季建業(yè)遠不是先進個。《法制晚報》記者從近年來的公開報道中發(fā)現(xiàn),至少有53名落馬官員進行過公開懺悔。其中,近六成人回憶了自己的貪腐史,剖析個人貪腐原因。較常見的開頭是“我是農(nóng)民的兒子。”有14人這樣表述。
每逢貪官落馬,在其受到黨紀國法的處理之外,還有道例牌菜,就是寫悔過書,或聲淚俱下地向司法機關和公眾表達懺悔之意。這些人搭乘人生“過山車”直達谷底,臺上威風八面,臺下淚眼婆娑,對比之大,也常是坊間熱議的話題。但俗話說“嘴是兩張皮,張口不費力”,有時見到其中某些人懺悔得信手拈來,就像在背臺詞,我都分不清這究竟是他們掩藏已久的真心話,還是備好草稿的表演而已。
貪官之所以愛懺悔,與我們積累深厚的“懺悔文化”恐怕不無關系。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經(jīng)驗,從小做錯事怕家長打,怕老師罵,較好主動認錯,并積極表達悔恨;谶^不能光嚼舌頭,情緒的配合也很重要,因為一般來說,大人面對嚎啕大哭的孩子很難下得去手。如果你很冷靜,說明態(tài)度還不夠誠懇。而如果你挨了訓還要笑,就跟我小時候一樣,別說老爹不信你真的知道錯了,還會認為你完全是在挑釁。
當然,對于貪官來說,《刑法》并沒有把悔罪作為法定從輕處罰的情節(jié),也就是說,你再痛徹心扉也未必能影響判決。但是,一個把自己擺得較低的姿態(tài)會影響社會評價,并有助于改善輿論環(huán)境。基于此,對于退無可退的落馬官員來說,他可能就有一種僥幸心理,如果我的卑微能讓辦案人員和外界有一絲惻隱之心,那就應該一試。你也看出來了,無論兒時認錯,還是落馬后悔過,本質(zhì)上都是功利的。
從語詞的角度分析,懺悔者習慣以“我是農(nóng)民的兒子”來起頭,也透出這種實用主義的心態(tài)。強調(diào)草根出身,表達的是奮斗之不易,容易為人所同情。此外,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這話的意思還包括我雖有錯,本質(zhì)上還是個好人—瞧,這還是在爭取寬大處理。還有一點,拿身份作托辭相比指責制度有漏洞也更為安全。懺悔套路如此相同,以至于觀者不能對悔過者的真心與否冀望太高,更別奢談警示作用。
有意思的是,貪官悔過書還經(jīng)常被人搬出來,與其此前在臺上說過的話作對比,有些就是主抓廉政教育的。我看這種對比倒是更有警示意義,應該多做,看哪些同志打自己臉較重,較不怕疼。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